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李耳,曾是孔子的老师之一。司马迁在《史记-老子韩非列传》中记载了老子的简历。老子出生楚国,是周朝的史官世家,曾担任了东周守藏室官吏。
《史记》中说:“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,或言二百馀岁,以其脩道而养寿也。”
司马迁在古籍中,对老子的记载也不过数百字,说他大概活了160多岁,也有的人说活了200多岁,并认为他高寿的原因,是因为老子能修道养心!
由于老子的工作博览群书的原帮,使得李耳学问博深,对《连山易》、《归藏易》和《易经》等书籍,能够了然于胸。
老子之道,源自《易经》中的“阴阳太极”理论。
据考证,老子的“无为而治”等思想,正是受了《归藏》的启发,而在老子著作的《道德经》一书中,受《易经》的影响很大,有人统计过,五千字的《道德经》中,其中有五十多处文字,均来源于《易经》。
在《史记-老子传记》中,司马迁还谈到了孔子向“老子问道”一事。
“子所言者,其人与骨皆已朽矣,独其言在耳。且君子得其时则驾,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。吾闻之,良贾深藏若虚,君子盛德容貌若愚。去子之骄气与多欲,态色与淫志,是皆无益於子之身。吾所以告子,若是而已。”
事后,孔子在谈到他的这一次问道时,曾称赞老子为“龙”,感叹道:“鸟,吾知其能飞;鱼,吾知其能游;兽,吾知其能走。走者可以为罔,游者可以为纶,飞者可以为矰。至於龙,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。吾今日见老子,其犹龙邪。”
据史料记载,孔子不止一次,向年长于他的老子请教学习,他向老子求教《易》学等知识后,悟出了道的玄机!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《易》,可以无大过矣。’”
孔子在五十岁前后,思想经历了一次深刻变化:在思辨内容上,逐渐从思考人生和世道拓展到探究天道和;在思辨形式上,逐渐趋于理性化、理想化和神秘化。
孔子于《论语·为政》中曰:“五十而知天命”。无独有偶,孔子在“知天命”之年开始钻研《易经》,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:孔子晚而喜《易》,序《彖》、《系》、《象》、《说卦》、《文言》。读《易》,韦编三绝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中记述曰:“假我数年,若是,我于《易》则彬彬矣。”
在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中,太史公曰:“盖孔子晚而喜《易》。《易》之为术,幽明远矣,非通人达才能注意焉。”
夫子老而好《易》,居则在席,行则在囊。也可以说孔子“五十以学《易》”和“五十而知天命”之间有一种因果关系!
因为《易》原本是上古时期的占卜之书,《易传·说卦传》曰:“昔者圣人之作《易》也,幽赞于神明而生蓍,参天两地而倚数,观变于阴阳而立卦,发挥于刚柔而生爻,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,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”。
可见,《易》是一部使人们主观意识和外部客观规律达到统一境界的命理书。《易》分《易经》和《易传》两个部分,《易传》是对《易经》的诠释和解读。
按照司马迁、班固等人的记述,《易传》是孔子晚年喜《易》而作,不过这种说法未能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。但是有一个基本事实,我们必须承认,那就是孔子晚年曾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来整理和研究《易经》,并对《易经》思想做出过许多精辟阐述,可以这样说,易学是孔子一生学术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啊!
《易》是中华文化的源头,东汉史学家班固曾言《易经》乃“众经之首,大道之源”。因此《易经》后来成为儒、释、道三家共同尊奉的经典。
当然了,孔子在五十岁以后开始钻研《易经》,据考证所知,首先与其人生遭际和鲁国政坛变故有着密切的关系。据历史书籍记载,孔子五十岁以前一直仕途蹇促,郁郁不得志。
五十岁以后,仿佛突然有一段时间,时来而运转,春风而得意,先出任中都宰,然后升为司空,旋即又擢升为大司寇行摄相事,位高权重、红极一时。然而孔子深知鲁国政坛凶险多变,“公室”与“私家”、宗主与家臣以及“三桓”之间,各种矛盾错综复杂,各种关系扑朔迷离,各种争斗异常激烈。短短数年间,前有“阳货之乱”,后有公山弗扰以费叛,政坛几乎一直没有安宁的日子。
孔子面对鲁国混乱复杂的政治局面,既要有所作为,又要规避风险,确实需要大智慧。如何能做到“无大过”而“知天命”呢?那当然必须认真研究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”的《易经》,从中领悟顺应天道、规避人祸的哲理。
其次,儒学发展需要不断理论创新。孔子所创立的儒学,一直偏重于人文应用领域,对于世界本源以及自然现象等问题的研究缺乏,因而致使儒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相对薄弱,制约了儒学的发展。因此孔子从五十岁便开始致力于研究《易经》,因为《易经》中蕴含了许多关于天地之运行、四季之交替、阴阳之变化、人事之休咎、政治之得失等高深哲理,可以借此来实现儒学的理论升华,为儒学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。
再次,《易经》是儒学经典之一,孔子在完成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等儒学经典修订工作后,必然转而集中精力来整理和诠释《易经》、《春秋》等内容更加深奥的典籍。
应该还有一个原因吧!孔子说:“五十而学易。”大概意思也有,一个人要过了五十春秋,有了足够的人生阅历,才能够去研究周易这门比较精深的学问。
当然,一个人的人生遇到困惑之时,就像这位豫南决水之滨的“史河无我居士”,当年接触易经,就是想论证清楚自我之心身的感受,以及际遇!也像此时此刻,他于《我的青花我的瓷》之个人杂文随笔文集中,写下此篇短文“五十以学《易》之浅探”之时,感悟到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,其过程本质上就是一本《易经》,从“不易”至“变易”,一直到最终的“简易”而已啊!
很多时候,我们之所以看不懂某本书,或者对某种事物没兴趣去学习,有可能是这本书本身确实写的相当晦涩难懂,或者无聊至极,但是,有时候也有可能是我们自身的原因啊!就像山脚下的人永远无法理解登顶人的心境和感受呀!所以人们常见深意总迟解,而将爱却晚秋!